十八罗汉铜像的来由
文章出处:中正雕塑 人气: 101 发表时间:2019-04-21 13:45:23
十六罗汉流行于唐代;到唐末时,才开始出现十八罗汉;到宋代时,则盛行十八罗汉了。最早记录这件事的是宋代苏轼,他在《自南海归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八大罗汉》一文中,列举了十八罗汉的姓名。到清代乾隆年间,由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钦定,此后的十八罗汉就以御封为准了。十八罗汉铜像,一般塑立在寺庙的大雄宝殿中。
“十八罗汉”是“十六阿罗汉”的简称,又称“十六尊者”。据经典说,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嘱咐,不入涅槃。公元2世纪时师子国(今斯里兰卡)庆尊者作的《法住记》中,记载了十六阿罗汉的名字和他们所住的地区。这部书由玄奘法师译出之后,十六罗汉便普遍受到我国佛教徒的尊敬。到五代时,绘图雕刻日益普遍起来。一些名画家把“十六阿罗汉”画成了“十八罗汉”。
上一篇:铜佛像贴金工艺
下一篇:唐代时期佛像造型特征
同类文章排行
- 中国九大佛像分别在哪里
- 铜香炉的使用方法
- 地藏殿供奉的地藏菩萨铜像
- 世界上最大的观音铜像
- 如何区分铜佛像的真假
- 铜佛像的彩绘工艺
- 明代铜佛像特征
- 藏传弥勒佛雕塑|藏传弥勒佛铜像制作
- 道教神像雷公电母
- 送子观音娘娘正常发货